據測算,全省已建成的126個“綠島”項目,可每年削減化學需氧量18050噸、氨氮499噸、總磷157噸、顆粒物836噸、揮發性有機物1206噸,危險廢物收集能力達到13.5萬噸,有力推動了環境質量改善和環境風險降低。再次,是管理效益。由于“綠島”變分散治理為集中治污,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管對象變管“多個”為管“一個”,監管力量更加集中,監管效果也明顯提升。同時,“綠島”項目減下的排污總量指標,還能騰出空間,支持當地優良重大項目落地,實現了互利多贏。綠島模式強調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護的融合,推動了環保產業的創新發展。工業園區綠島模式EPC+O
“目前,天臺已完成橡膠行業的試點工作,接下來將總結經驗在橡膠行業、汽修行業、噴涂行業等全方面推廣,為全省大氣VOCs治理貢獻天臺力量。”臺州市生態環境局天臺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裘周旭表示。根據服務產業和功能的不同,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將首批106個“綠島”項目劃分為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類。“‘綠島’項目讓中小企業獲得專業化環保治理服務,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主業謀發展。”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2020年2月,江蘇在全省啟動“綠島”建設試點工作,著力解決中小企業治污與發展難題,一年多來努力為中小企業壓減治污成本、實現綠色發展蹚出了一條新路子。湖北綠島模式業務綠島模式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引導人們實現生態意識的提升。
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為周邊企業提供了極大便利。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起步區入區企業陜西西部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我們為生產出來的機床主要功能部件、操作機器人和電機功能部件單元等產品噴漆時,不只投入資金量大、時間成本高,產生的廢氣等污染物也不好處理。現在交給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進行集中噴漆,較大程度上節省了我們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投入,產生的污染物也得到了集中處理,讓生產過程更加環保無污染。”
集中式油煙治理“綠島”是省內政策支持和引導的重要方向。江陰高新區餐飲油煙集中治理“綠島”項目通過統一標準的治理模式,協助餐飲服務企業一次性解決油煙污染治理難、投資高、運維繁的問題,節省了管理及執法人員的人力資源成本,促進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區域細顆粒物及臭氧系統控制提供了重要保證。對于環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一直是中小企業的沉重負擔。如何為中小企業減負?王亞男分享了一個方法,根據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設“綠島”。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綠色項目。
“‘綠島’項目讓中小企業獲得專業化環保治理服務,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主業謀發展。”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106個“綠島”項目中,像南沙集中噴涂中心這樣的工業“綠島”項目占比較高,其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危廢集中收集貯存、噴涂中心等是重點。業內專業人士認為,推進“綠島”試點,既是幫助中小企業大幅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更好生存發展的有效之策,還是推動經濟發展、保障民生就業、改善環境質量、實現多重目標動態平衡的多贏之道。綠島模式致力于城市規劃和建設能夠提高環境可持續性。雙碳綠島模式運營
綠島模式強調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工業園區綠島模式EPC+O
推進"綠島"建設試點,是江蘇省2020年在全國的一項重大創新。所謂"綠島",就是指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設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那么,我們徐州都有哪些"綠島"項目,它們給徐州生態環境帶來哪些改變?系列報道《用"綠島"串起生態產業鏈》,帶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這里我們走進集中噴涂中心"綠島"項目。在睢寧縣凌城鎮,投資2000萬元興建的江蘇南都噴涂有限公司生產繁忙有序,掛件區、吹灰區、晾曬區、噴涂區全密封作業,生產線安裝催化燃燒等深度治理設施,服務周邊近200家小家具企業。工業園區綠島模式EP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