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溶冰大樓的沙盤模型制作是對創新建筑形態的挑戰。這座建筑以獨特的溶冰造型為設計亮點,外觀呈現出流動的質感和不規則的幾何形態,對沙盤模型的制作工藝提出了極高要求。港基模型團隊通過 3D 掃描和數控加工技術,準確捕捉建筑的復雜輪廓,結合手工修飾處理細節,如表面紋理和光影效果。模型不僅還原了建筑的外觀造型,還通過透明材質和燈光設計模擬建筑內部的空間結構,讓觀者能夠直觀理解這種創新設計背后的理念和技術實現方式。蘇河灣沙盤模型保留慎余里石庫門建筑群,通過微縮工藝再現磚雕、門楣等細節。北京港基沙盤模型
中山中深智谷沙盤模型(1:150)是港基服務國內產業園區的典型案例。作為集研發、辦公、配套于一體的園區,其主要是“產業生態集聚”,1:150的比例能清晰展現功能分區與資源聯動。模型中,團隊還原了研發樓與生產車間的布局、配套設施分布、園區交通與外部主干道的銜接,還用顏色劃分不同產業集群。這一尺度適合展現園區“中觀格局”,如通過模型可觀察研發企業與供應鏈企業的距離預判物流效率,員工宿舍與辦公樓的動線評估生活便利性,為園區招商提供直觀工具。以色列微軟大樓模型:1:100的科技感呈現以色列微軟大樓沙盤模型(1:100)體現了港基對科技建筑的精確表達。微軟大樓融合辦公、研發、展示等功能,對空間靈活性、智能化要求高,1:100的比例滿足細節精度需求。制作中,團隊用高精度激光雕刻技術確保建筑輪廓銳利,特殊材質模擬玻璃幕墻的通透感,還原不同光線下的視覺效果。該比例讓模型兼具“近觀細節”與“遠觀格局”的優勢:近距離可看辦公區模塊化設計,體現空間調整潛力;遠距離能把握大樓與周邊科技園區的協同關系,成為展示企業形象與驗證設計理念的工具。南京房地產沙盤模型一站式服務迪拜藍水島項目投資 98 億人民幣,其沙盤模型展現發展藍圖。
迪拜藍水島開發項目的沙盤模型制作體現了港基模型應對大型綜合項目的能力。該項目投資達 98 億人民幣,包含直徑 210 米摩天輪 “迪拜眼”。在制作沙盤模型時,團隊需整合多元元素,既要呈現建筑群的整體布局和功能分區,又要突出 “迪拜眼” 這一標志性建筑的細節。從建筑主體的結構框架到景觀配套的植被鋪裝,每一處都經過精心雕琢,通過合理的比例縮放和材質搭配,將藍水島的規劃愿景以直觀的方式展現,為項目的招商和宣傳提供了生動的展示載體。
沙盤模型設計是解決復雜問題的有效方法,這一理念在港基模型的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面對一些涉及空間布局或功能協調的復雜項目,港基會通過制作沙盤模型來模擬現實情境,幫助客戶找到解決方案。例如,在一個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規劃中,客戶對各業態的分布、人流動線的設計存在疑問,港基制作了 1:100 的沙盤模型,在模型中模擬不同的業態組合方式和通道寬度,通過觀察 “人流” 在模型中的移動軌跡,分析哪種方案能較大限度減少擁堵、提升購物體驗。基于模型的模擬結果,客戶調整了原有的規劃方案,使項目的功能性得到優化。這種通過小規模三維模型模擬現實的方式,為復雜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直觀且可操作的路徑。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沙盤模型,展現挑戰傳統理念的建筑作品。
多倫多區公寓沙盤模型(1:150)是港基服務海外地產項目中的一個。1:150 的比例適合展現公寓的戶型結構、樓體間距、社區配套等與居住相關的細節。制作中,團隊還原了建筑外立面材質、窗墻比例、公共空間布局及周邊綠化,還通過燈光模擬不同時段的采光效果。對開發商而言,模型能直觀呈現項目優勢,如樓間距帶來的私密性;對購房者,可通過模型預判居住舒適度,如房間朝向、陽臺與周邊環境的關系。這一比例平衡了細節呈現與整體空間感,讓模型成為連接開發商與購房者的有效橋梁。大館沙盤模型采用做舊工藝處理歷史建筑外墻,保留石板路、鐵柵欄等細節元素。蘭州定制沙盤模型展示
揚子江會議中心沙盤模型屋面采用漸變透光材質,模擬自然光下的建筑光影變化。北京港基沙盤模型
在全球化背景下,沙盤模型是跨文化建筑合作的溝通橋梁,港基海外項目證明了這一點。中外合作中,語言、審美、術語差異可能阻礙溝通,而實體沙盤能超越這些限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通過觀察理解空間關系與設計理念。港基為中東文化中心制作的模型,幫助中國設計團隊向當地皇室解釋 “中國園林意境” 與其建筑元素的融合,模型中庭院水景與幾何紋樣的結合讓抽象 “意境” 可感知。沙盤的比例與材質是國際 “視覺語言”,使其能被全球認可,成為中外建筑行業交流的紐帶。北京港基沙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