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小鎮生活”的魅力,不止于可以享受城市生活,還能夠沉浸于古老而慢節奏的傳統生活方式。喝茶是江南水鄉古鎮千百年的一種生活方式。水運時代,人們搖船來鎮上做完交易,就到沿河邊的茶館,歇歇腳、聊聊天、看看熱鬧。這種生活方式仍然頑強地延續著。震澤古鎮街區的河邊,約有20家茶館,堪稱茶館一條街。“喝茶是不少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當地的鎮干部說,金星村一位75歲的老太太,每天坐20分鐘公交車到鎮上,喝一碗茶、吃一碗面后回家。高科技的隔音技術,為每個辦公室帶來寧靜,讓專注更加深入。常州寫字樓招商
“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廠,90年代造城。”這是對包括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在內的蘇南地區上世紀農村變革的三次浪潮的描繪。 推動上世紀80年代蘇南小城鎮開始繁榮發展的直接力量,蘇南鄉鎮企業崛起,形成了對產業、人口聚合于集鎮并形成互動的強勁需求。 近日,在走訪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各城鎮的過程中,“減量發展”是《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聽到的高頻詞。“量”既是生態容量、能耗容量,也是土地容量。減量的背后,是吳江發展的資源要素與約束條件的變化,小城鎮的發展正呈現出與40年前明顯不一樣的方式,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利用交通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再造發展優勢,成為吳江的新課題、新探索。安徽寫字樓工業玻璃幕墻下,商務精英忙碌著,信息在這里交織,創意在這里孕育。
承接國家戰略探索試驗。2019年10月25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由國家批復,范圍包括吳江區與上海市青浦區、浙江省嘉善縣。其中,吳江區的汾湖高新區(黎里鎮)與滬浙另外四鎮為先行啟動區,去除行政邊界、統籌規劃、綠色發展的探索正在深入進行。類別、層次、興衰、分布、發展”——這是費孝通先生40多年前開創的小城鎮的定性研究方法,并且直接應用于蘇州市原吳江縣。“類別”被放在首要的位置,將吳江的城鎮分為五類——“在吳江縣所看到的五種不同類型的小城鎮”。
記者從江蘇省統計局吳江調查局了解到,按2020年吳江“七普”統計,全市城區人口為662696人,鎮區人口為498456人,農村人口為383871人,分別占比約42.9%、32.3%、24.8%。如果沒有小城鎮承接人口,以“七普”為例,生活在鎮區的近50萬人全部或者其中的一半涌入吳江城區,吳江城區能夠輕松接納這么多人居住,較好地實現公共服務保障嗎?吳江交警大隊交通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莊斌、吳文斌介紹,吳江城區交通狀況總體不錯,早晚高峰期的堵點主要有二:一是部分學校路段,吳江采取的對策是對新建學校建設類似人車分離的接送車道,或者修建地下停車場,取得了成效;二是主城區與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之間的跨運河通道,跨運河的4條通道江陵橋、江興橋、云梨橋和運河大橋都是車流高峰期的擁堵路段,吳江運用“潮汐車道”等靈活方式予以疏導。此外,作為吳江的經濟重鎮,盛澤鎮盡管已經修設了三環,老城區片由于道路狹窄,車流、人流量大,堵車現象仍存在。產業園佇立在太湖邊,如果一幅美麗的畫卷。
吳江小城鎮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吸引大量外來人口,他們為吳江城鎮的繁榮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近年來,為了給農民工創造更多高生產率和高收入水平就業機會,吳江重點鼓勵他們參與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如電工、育嬰、家政、西點烘焙等適合農民工就業的技能培訓和計算機操作員、互聯網營銷師等新職業新業態培訓。2022年,開展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4628人次,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3286人次。積極落實長三角區域跨省戶口遷移政策。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鄉村人口轉城鎮人口分別達11786人、15605人、9911人。春賞櫻花夾道,夏享穿堂湖風,秋觀層林盡染,冬見霧凇沆碭。蘇州品質寫字樓產業園
【工作與休閑完美結合】太湖邊寫字樓,讓你工作更有動力!常州寫字樓招商
滬蘇湖高鐵設站于盛澤鎮的龍泉嘴村,通車后將極大便利引進上海的人才、通關上海出口貿易以及共享醫療等公共服務。滬蘇湖高鐵盛澤站到震澤鎮鎮車程只有5分鐘,震澤鎮對外招商已經宣稱“5分鐘可到高鐵站”。平望鎮地處蘇嘉杭高速、滬蘇浙高速、江城大道這3條重要公路立體交會處,雖自身沒有高鐵站,但有東近汾湖高鐵站之便,南近盛澤站之利,可充分享受軌道上的長三角紅利。此外,滬蘇嘉城際鐵路“水鄉旅游線”也將設站平望。平望鎮對交通優勢的重塑懷抱信心。常州寫字樓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