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中,上海與周邊城市就形成了互相協同,互相錯位,又共贏共享共進的發展格局。可以說蘇州經濟和上海經濟這些年的協同健康發展,就是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成功典范。國家戰略要求各個城市找準定位和發力點:五年多前,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浦東落地,已經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無論在行政制度革新、商事制度革新、貿易便利化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很提升辦事效率的全網通辦,還是在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改善我國的整體營商環境上,起到了非常大的示范推動作用。值得總結的是,負面清單管理,這一項重大革新對我們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多元開放和多元提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短短五年時間從無到有,從原來的負面清單190條,到去年減少到48條。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這減少掉的142條,兩個版本相減就是我們國家在許多細分領域的開放。上海及浦東緊緊抓住了這負面清單目錄不斷縮短的機遇,精耕細作,在新的服務業和制造業領域,不斷探索革新開放,起到了工兵探雷、爆破的作用,使一大批WTO貿易協定中沒有承諾開放的領域,提前在中國落地開花。該智慧運營平臺專為稻谷互聯網產業園內企業定制,實現人、車、物、設施多方面的融合。環保辦公寫字樓
物業服務是整個產業園區很基本的服務內容,這項內容的好壞、質量將直接影響入園企業對園區的直觀感受。在保證基礎物業服務的同時,我們還著力將“智慧園區”的概念無縫接入,打造軟件硬件結合的智能物業管理服務。對園區企業而言,報事報修這些事情雖小但卻繁瑣,也存在“跑斷腿”的情況。常見的報修登記往往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包括上報物業、聯系維修師傅、維修師傅確認維修時間等,不僅效率不高,而且耗費大量精力。而在稻谷互聯網產業園區,通過智慧園區APP就能在線報事報修,用戶、維修人員、管理人員同步運作,物業團隊全天候在線客服,快速響應的園區企業保潔保安、工程維護、設備維修需求,物品放行也無需企業人員跑腿簽字蓋章,服務更專業可回票,高度實現平臺化、流程化,讓高科技更具溫度。相城區挑選辦公寫字樓成本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蘇州分院將在稻谷互聯網產業園1號樓:步步高創新中心建設不低于6000㎡的硬裝辦公載體。
產業園區也通過多年的業態分類、內容復合和衍生的梳理,凝聚成了更加專業化的園區形式,各種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金創園區、文創園區、物流產業園區等與相近距離的城市發生著更加密切的互動關系,城市開發區和城市產業的迭代更新,推進著城市周邊與產業園區再度融合發展,園區除了廠房、辦公樓、商務酒店等業態之外,更多的商業、學校、醫院、娛樂等生活配套和創新創業的人才機制、智慧化管理平臺等內容的相應植入。
中國革新開放40年,尤其是1990年浦東革新開放28年以來,長三角的經濟,在“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16字浦東開發開放的方針指引下,已經成為中國很有條件協同發展的重要區域。蘇州作為長三角重要的節點城市,近些年的飛速發展,尤其在制造業方面的崛起,與上海形成的這種產業梯度分工協同發展的格局,就是成功的案例。浦東經過28年的革新開放,從一個完全農村化的地區,已經成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重要功能區。在此過程中,我們較早地看到了危機和發展瓶頸,站在地球儀邊思考問題,主動對標世界發達城市和成功的經驗,并清醒地看到,隨著商務成本的急劇上升,一些制造業,必然被周邊城市所吸引。上海怎么辦?浦東怎么辦?我們的應對措施就是根據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找準切入點,著力差異化發展戰略。應對措施之一,就是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一個開放、充滿活力的辦公環境可以啟發員工的創新思維,有利于企業的創新發展。
蘇州灣稻谷互聯網產業園在吳江太湖新城等你而來!
園內主力戶型如下↓↓↓
獨棟辦公!!!
共四層,供一家公司使用共有13棟獨棟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地下室層高,車庫層高,首層層高,標準層高。地上花園贈送面積420-650平;負一層贈送面積約為330-470平;下沉式庭院贈送面積約80平左右。
雙拼辦公!!!
共五層,供兩家公司使用共有10棟20戶雙拼每戶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地下室層高,車庫層高,首層層高,標準層高。地上花園贈送面積80-120平;負一層贈送面積約為210-280平;下沉式庭院贈送面積約55平左右。
聯排辦公!!!
共三層可分為左中右三戶供三家公司使用共8棟24戶聯排每戶建筑面積約為600平方米。地下室層高,車庫層高,首層層高,標準層高。地上花園贈送面積左邊套100平、中間套60平,右邊套80平;負一層贈送面積約為110平。 智慧園區APP基本實現了對企業日常管理事務的全覆蓋,線上調度,進一步推動協同辦公的進程。特色辦公寫字樓優越
園區選址于蘇州市吳江區太湖新城,規劃了產品展示展覽區、研發設計區、總部辦公區和配套服務區。環保辦公寫字樓
把國家賦予上海的所有的先試先行政策、所有的市場要素、所有的要素市場、所有的科技創新公共平臺、所有的大專院校和國際化的人才,以及在上海落戶的國際化的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的總部企業,還有上海的國際性港口機場交通設施等,都作為蘇州的發展要素加以充分利用,并制定相對應的行動方案。3.借梯登樓。上海未來城市的發展目標,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全球城市目標。上海的三次產業結構,正在對標世界前列城市向更高效、更開放包容方向多元提升。上海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目前正在抓緊多元布局和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以及科創中心等“五個中心”。建議蘇州在“五個中心”建設和三次產業的優化提升上,緊跟步伐。環保辦公寫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