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業委會攜手晶映創新社區節能改造新模式
近日,杭州小區業委會主任萬總、宋總一行蒞臨晶映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部考察調研,就住宅小區公共區域及地下停車場照明節能改造展開深度交流。此次考察聚焦節能方案落地可行性及物業與業委會協同模式等關鍵問題,為晶映節能在杭州社區節能領域的深耕奠定重要基礎。
實地考察:從技術原理到場景適配的深度驗證
“我們小區地下車庫 3 層,原照明每月電費超 20 萬元,” 萬總在考察中提到,“比較擔心的是改造后的實際節能率是否如理論值?!?針對這一疑慮,晶映負責人現場展示了杭州上城區某公園停車場測試案例的實時數據 ——18 根燈管 100 小時實測耗電約 2.5 度電,改造后地下車庫月均電費從 1.2 萬元降至 1000 元,節能率穩定在 90%。此外,晶映提供的五年質保承諾(公共區域地下室)與三年常規維護方案,也讓考察團對后期運維成本控制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模式創新:技術服務化與風險防控方案
晶映方面:“我們考慮到物業換屆或者合同變更可能帶來的問題,打算給杭州特定區域的燈具做定制化,通過我們的后臺系統,能直接和業委會綁定這些設備。以后就算物業換了,按照原來合同的條款,服務還能接著進行,不影響改造的后續工作?!?br /> 宋總回應:“這個模式挺不錯的,以前改造主要是物業牽頭,現在能把主體變成我們業委會,確實更符合業主自治的規定,操作起來也更合規。”
落地規劃:從試點到標準化的閉環路徑
考察團詳細了解了晶映 “先測試后改造” 的標準化流程。在重慶北碚縉云雅苑案例中,技術團隊通過 14 天分區域電表實測,對比出原有 18 瓦常亮燈(15 根燈管 332 小時耗電 81 度)與晶映智能燈(15 根燈管 332 小時耗電 11 度)的能耗差異,形成包含設備參數、改造周期、實測數據等省電方案可視化報告?!斑@種用數據說話的方式,能有效減少業主大會表決的爭議?!?萬總表示。
目前,雙方已就合作方向達成初步意向,計劃在杭州選取不同類型小區開展試點,圍繞地下車庫、樓道照明、公共區域等場景探索適配方案。晶映將提供從技術測試、設備供應到系統接入的全流程支持,后續通過系統監測節能數據達到透明化管理,保障節能成效可追溯。
行業價值:重新定義社區節能的 “杭州標準”
此次考察探索出社區節能改造的創新范式 —— 通過技術標準化、服務透明化、合作合規化,將復雜的收益分配問題轉化為可量化的技術服務。正如晶映負責人所言:“社區節能的重點是建立信任生態,我們希望通過技術賦能,讓業委會、業主、服務方形成‘節能共識’,共同推進綠色社區建設。”
隨著杭州深入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晶映節能改造模式或將成為住宅小區節能升級的重要路徑,為全國社區綠色轉型提供可參考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