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雙元制教育的成功首先源于德國中世紀就開始的學徒文化。這種側重實踐的教育形式非常受歡迎,以至于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半職業的大學課程?!澳阍谄渌魏危ń逃├砟钪卸颊也坏竭@種組合”,27歲的貝哥說。他在德國汽車制造業從事銷售工作,之前選擇了汽車零售業進行雙元制學習,即在大學學習三個月然后到公司總部實習三個月,如此交替。他2012年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留在了之前實習的公司?!拔抑熬驮趯ふ肄k法,將把我對汽車的熱愛與好的經濟學習項目結合起來”,貝格說?!皩ξ叶?,一個沒有任何實踐內容的普通本科學位是不在考慮之中的”在雙元制大學教育模式中,企業和市場起著重要引導作用,真正體現了“學有所用”的思想。嵩明模式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互通式的各類教育形式德國各類教育形式之間的隨時分流是一個明顯特點。在基礎教育結束后的每一個階段,學生都可以從普通學校轉入職業學校。接受了雙元制職業培訓的學生,也可以在經過一定時間的文化課補習后進入高等院校學習。近年來,有許多已取得大學入學資格的普通教育畢業生也從頭接受雙元制職業培訓,力求在大學之前獲得一定的職業經歷和經驗。培訓與考核相分離的考核辦法這種考核辦法,體現了公平的原則,使崗位證書更具性。昭通傲拓道德護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德國雙元制高等教育是德國立法支持校企共建企業為主的辦學制度即有企業和學校共同擔負培養技術人才的任務。
職業學校是“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另一元。在德國,由于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所以德國聯邦有關部門規定,自6歲起,已經接受了9年義務教育的青少年,如不繼續上高一級的中學,則必須在年滿18歲之前接受3年左右職業義務教育,即上職業學校。職業學校的數量在全德國各州職業類學校中列位。職業學校在企業培訓的同時傳授給年青人從事職業活動的理論知識,并且幫助他們繼續進入全部發展?!半p元制”職業教育也可以說是純粹意義上學徒教育和職業生涯之間的一個重要的聯系環節,它避免了毫無經驗走上就業崗位所產生的問題,對年青人和企業來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雙元制的培訓一般是由企業來制定,總時長是2到3年不定。你可能1個星期有2天在上學,3天在企業工作,你的學習內容由你的工作內容來決定,一般是和你工作內容非常接近的實用性科目。比如你學Fachinformatiker,那你的學業可能就是學HMTL,CSS,JavaScript等。恰恰相反,在雙元制培訓上學你不需要支付學費,企業反而需要支付你工資,我舉例熱門的Fachinformatiker,年就有1050歐每月,第三年漲到1200歐每月。做學徒期間可以享受交通,門票等各個優惠。一個月花費可以控制在600到800歐以內,也就是說上完學,還能存下一筆錢。雙元制大學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有工作許可,工作3-5年可申請綠卡。
德國的高等教育由綜合型大學、應用技術大學、藝術大學和雙元制職業教育(雙元制大學)共同構成,這四個領域分別負責培養社會所需的不同領域的高等人才,重要程度不分伯仲。普通大學:負責培養各個領域的研究性、學術型人才,相當于國內的綜合性大學。應用技術大學:負責培養高級應用技術方面的人才,將信息知識轉化成生產力。藝術大學:藝術家的搖籃。雙元制大學:負責培養專業領域內技術過硬的實踐型人才,將生產力落實到實踐價值創造過程當中。雙元制大學也是需要找實習公司。除此以外和申請德國其它大學一樣,需要過APS、TestAS、讀預科考FSP等等。護士人才交流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優點
雙元制學生上學期間,學費是由ZF和企業共同承擔,主要由企業承擔。嵩明模式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20世紀70年代,戴姆勒奔馳股份有限公司(Daimler Benz AG)、博世有限公司(Robert Bosch GmbH)、洛倫茨標準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三家位于巴登-符騰堡州的**企業聯合向州**建議,借鑒雙元制職業培訓模式的成功經驗,把雙元模式引入高級人才培養中來,將“大學學業和職業培訓”結合起來以吸引***的高中畢業生,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的“斯圖加特模式”。 “斯圖加特模式”包括了學術教育和實踐培訓的理念,基于這種理念,1974年斯圖加特和曼海姆的***所職業學院重新成立,并開始了雙元制高等教育的模型實驗。這種新型模式培養的人才迅速得到了社會和企業的***認可,被稱為“Duales Studium”,中文常被譯為“雙元制大學模式”。嵩明模式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