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閥的開啟壓力和回座壓力設置需科學合理。開啟壓力決定呼吸閥何時啟動調節壓力,回座壓力影響呼吸閥在壓力恢復正常后能否及時關閉,兩者設置不當將嚴重影響呼吸閥工作效果,無法有效保障儲罐壓力穩定 。呼吸閥的工作狀態可借助一些輔助裝置進行監測。例如,安裝壓力傳感器可實時監測罐內壓力變化,據此判斷呼吸閥是否正常工作;安裝流量監測裝置能直觀了解呼吸閥通氣量情況,為設備運行維護提供數據支持 。呼吸閥的材質選擇不僅要考慮介質腐蝕性,還需兼顧工作溫度。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呼吸閥,需選用耐高溫材質,確保在高溫工況下結構穩定、性能可靠,持續發揮壓力調節作用 。呼吸閥可通過壓力試驗驗證性能,確保在極限工況下穩定工作。雙向呼吸閥呼吸閥精密呼吸閥
呼吸閥作為保障儲罐安全運行的關鍵設備,主要由閥體、閥盤、導桿、彈簧及密封件等部件構成。其工作原理基于壓力平衡機制,當罐內壓力高于設定正壓時,壓力閥盤克服彈簧力被頂開,罐內氣體排出,以降低罐內壓力;當罐內壓力低于設定負壓時,真空閥盤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開啟,空氣進入罐內,恢復壓力平衡,有效防止儲罐因超壓或負壓而受損 。呼吸閥類型多樣,按壓力設定方式,可分為重力加載式、彈簧加載式、液體加載式和先導式呼吸閥。重力加載式依靠閥盤自身重量控制壓力,結構簡單但壓力調節精度有限;彈簧加載式通過彈簧形變力調節,可靈活設定壓力;液體加載式利用液體重力提供壓力控制,適用于特定工況;先導式則借助導閥控制主閥,密封性能與壓力控制精度俱佳,常用于對壓力控制要求嚴苛的儲罐 。
全天候呼吸閥呼吸閥油罐用呼吸閥呼吸閥的法蘭連接需均勻緊固,避免閥體變形影響密封性能。
呼吸閥的修復需遵循原廠標準:更換部件必須使用原廠配件,如彈簧的彈性系數、閥盤的重量需與原設計一致;修復后的呼吸閥需重新進行性能檢測,各項參數達標后方可投入使用;對于關鍵部位的修復,如閥體裂紋焊接,需進行無損檢測,確保焊接質量,嚴禁采用臨時拼湊的方式修復重要 件。呼吸閥的安裝間距需符合規范:當儲罐頂部安裝多臺呼吸閥時,相鄰呼吸閥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 1.5 米,防止排氣時相互干擾形成氣流對沖;呼吸閥與儲罐邊緣的距離應不小于 3 米,避免排出氣體直接沖擊罐壁;與避雷針的距離應大于 3 米,防止雷擊損壞呼吸閥電子元件(若有)。
呼吸閥的壓力設定需精細合理。設定壓力過高,可能使儲罐承受過大壓力,增加超壓風險;設定壓力過低,又會導致呼吸閥頻繁開啟,影響使用壽命,還可能造成介質不必要的揮發損耗 。在低溫環境下使用呼吸閥,需采取特殊的防凍措施。例如,可選用具有防凍功能的呼吸閥,這類呼吸閥通常在結構設計上進行優化,防止閥盤凍住;也可對呼吸閥采取伴熱措施,如安裝蒸汽伴熱管,保持閥內溫度,確保其正常運行 。對于儲存有毒有害介質的儲罐,呼吸閥的設計和選型更為嚴格。不僅要保證其壓力調節功能,還需配備相應的凈化裝置,如活性炭過濾器,防止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到大氣中,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 。呼吸閥的閥座表面需光潔,減少與閥盤的摩擦損耗,延長使用壽命。
呼吸閥的阻火功能在易燃易爆介質儲存場景中至關重要。阻火呼吸閥可有效阻止火焰進入儲罐,防止罐內介質燃燒 ,顯著提高儲罐安全性,降低火災風險 。呼吸閥的安裝過程中,墊片的選擇不容忽視。合適的墊片材質和尺寸能確保呼吸閥與儲罐連接部位的密封性,防止氣體泄漏,保障呼吸閥正常工作 。呼吸閥的維護保養記錄應詳細完整。記錄每次維護時間、維護內容、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等信息,便于后續跟蹤呼吸閥運行狀況,分析故障原因,為設備管理提供有力依據 。呼吸閥的通氣量在實際運行中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而發生變化。如介質溫度、壓力波動,管道阻力改變等,都可能導致通氣量異常。因此,需定期檢測和調整通氣量,確保呼吸閥滿足儲罐呼吸需求 。呼吸閥的密封墊片需定期更換,老化墊片會導致氣密性下降。全天候呼吸閥呼吸閥油罐用呼吸閥
呼吸閥的開啟與回座過程應平穩,避免壓力驟變對儲罐產生沖擊。雙向呼吸閥呼吸閥精密呼吸閥
呼吸閥的泄漏量控制直接關系到環保效益。在石化行業,一個 DN100 的呼吸閥若存在微量泄漏,每年可能導致數十噸油氣損耗,同時排放大量 VOCs。因此,泄漏量檢測是維護重點,采用差壓法檢測時,在設定壓力下的泄漏率應不超過 0.1% 額定流量,對于環保要求嚴格的區域,需采用零泄漏設計的金屬密封呼吸閥。呼吸閥在火災工況下需具備應急泄放能力。當儲罐受外部火災影響,罐內溫度在 10 分鐘內升至 60℃以上時,呼吸閥的感溫元件(如易熔合金)會熔化,使閥盤完全開啟,實現比較大通氣量。這種緊急泄放功能可將罐內壓力控制在設計壓力以內,為消防救援爭取時間,降低儲罐風險,其動作溫度通常設定為 70℃±5℃。雙向呼吸閥呼吸閥精密呼吸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