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PED認證 面向地區:上海 PED認證費用:依據具體需求而定 PED認證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前期輔導、工廠現場輔導、焊工考試/工藝評定(如有焊接)、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不符合項整改、簽發證書以及監督審核。PED認證的體系模式證書包括H模式、D模式和E模式,有效期為三年,每年需進行監督審核,三年后需換證并簽發新證書。 壓力設備指令(PED)2014/68/EU(替代1997/23/EC)是關于整個歐洲壓力設備安全的基本立法,也稱為PED認證。該認證適用于允許壓力大于0.5 bar的壓力設備和組件的設計、制造及合格評定,包括容器、管道、安全附件和壓力附件。需要注意的是,不包含壓力的安全附件也在此范圍內。安全附件的一個示例是壓力或溫度開關(如果將其用作壓力設備的安全控件)。 值得一提的是,PED認證并不涵蓋所有壓力設備,因為《便攜式壓力設備指令》和《簡易壓力容器指令》涵蓋了某些設備和產品,這些設備和產品在受壓時的危險性相對較低。此外,這些指令可能包含在其他指令中,例如機械設備指令、ATEX指令、低壓指令或電磁兼容性指令中。開啟歐洲貿易大門,從 CE 認證開始。節能燈CE認證標簽
硫化機的蒸汽室在歐洲被歸類為Ⅳ類壓力容器,依據承壓設備指令97/23/EC。如果硫化機希望順利進入歐洲市場,必須獲得產品的PED認證。根據承壓設備EC指令(97/23/EC),對鍋爐、壓力容器、管道、承壓附件及安全附件等產品或工廠進行認證和評估,以確保符合歐盟承壓設備的要求及其相應的強制性協調標準。 此外,移動式承壓設備指令(1999/36/EC)涵蓋了鋼制和鋁制氣瓶、一次性充裝氣瓶及低溫容器等的認證與評估。簡單壓力容器指令(84/404/EEC)及EN286則專注于簡單壓力容器的認證評估。氣瓶指令(84/525/EEC、84/526/EEC、84/527/EEC)依據歐盟氣瓶指令,對氣瓶的試驗進行認可。 對于符合歐洲公路和鐵路運輸危險品協議的氣瓶及氣體壓力容器,還需進行ADR/RID認證。產品技術數據需求包括:產品尺寸及壓力規格說明、使用材料說明、產品設計及測試依據標準(如ASME、ANSI、API、BS、EN等)、產品外觀圖和設計圖、品質管理體系文件(如ISO9001證書)、材料證明文件(包括物理及化學特性)、壁厚測試程序(如水壓、氣壓測試)及測試報告等。電動牙刷CE認證實驗室要打開歐洲市場,CE 認證是首要任務。
授權機構將不定期對制造商進行監督檢查,以確保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轉。每臺產品均需貼上CE標志和授權機構識別號,并出具書面的符合性聲明。 1. 模式D1:生產質量保證按模式A編制技術文件。制造商需按照批準的質量體系進行生產,并進行終檢驗和試驗,以確保承壓設備符合相關指令要求。其余內容與模式D相同。 2. 模式E:產品質量保證。制造商需按照批準的質量體系進行終檢驗和試驗,確保承壓設備符合EU生產型式檢驗證書所述的型式,并滿足指令要求。其余內容與模式D相同。 3. 模式E1:產品質量保證按模式A編制技術文件。制造商需按照批準的質量體系進行終檢驗和試驗,以確保承壓設備符合相關指令要求。其余內容與模式E相同。 4. 模式F:產品驗證。制造商需確保承壓設備符合EU生產型式檢驗證書或EU設計檢驗證書及相關指令要求。授權機構將對每臺產品進行檢查和試驗,以驗證其型式符合性及滿足指令要求。
在歐盟CE認證過程中,風險管理扮演著重要角色。制造商在申請認證時,需對產品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充分的評估與分析。例如,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電氣故障、機械故障或化學物質泄漏等風險。為降低這些風險,制造商應采取相應措施,如優化產品設計、加強質量控制及提供詳細的使用說明書等。此外,認證機構也需要對制造商提交的風險評估報告進行審核,以確保其準確性和完整性。如果產品在市場上出現質量問題或安全事故,制造商和認證機構都需承擔相應責任。因此,加強風險管理是確保歐盟CE認證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關鍵保障。CE 認證確保產品符合歐洲安全標準。
同樣,武器因涉及安全與防務問題,也不在機械指令的適用范圍之內。此外,特定運輸設備、遠洋與近海船只及其設備,以及和警用機械,因其使用環境特殊,遵循各自行業的專業標準。 科研實驗室的臨時機械、采礦卷揚機和演出移動設備,因其應用場景的臨時性或特殊性,同樣不受機械指令的直接管轄。值得注意的是,電氣設備受73/23/EEC指令(現更新為2006/95/EC)管轄,以確保電氣安全。而高電壓機械設備的開關及控制設備,雖然不在機械指令的直接排除之列,但由于其高危險性,通常需遵循更為嚴格的電氣安全標準。 綜上所述,歐盟機械指令CE對部分特殊設備設定了排除范圍,反映了對安全和合規性的考量。CE 認證是產品走向歐洲的重要保障。應急燈CE認證申請材料
完成 CE 認證,產品邁向歐洲廣闊天地。節能燈CE認證標簽
在產品設計初期,應對其進行危險性分析,以提供評估依據。這一過程旨在防止因機械故障導致的組件或容器外殼的危險,以及因故障引發的介質外溢。因此,危險性分析是組件設計的基礎。在設計承壓設備時,安全性應是首要考慮因素,尤其是在制造商預期或規定的運行條件下。以下是設計時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1. 危險性的減少或消除,包括結構總體設計、材料選擇和加工工藝。 2. 在無法消除危險性時,需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主要通過安全裝置來實現。 3. 對于殘留的危險性,必須在運行指南中提供詳細說明。 4. 所采用的標準應滿足以下要求: - 經驗證的標準; - 符合歐洲材料允許標準; - 或符合鑒定的允許規定。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產品設計的安全性,保障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節能燈CE認證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