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思科泄漏上千家企業數據一位***的數據販賣者表示,他從Cisc(思科)竊取了大量數據,包括該公司的業務**。據稱,包括亞馬遜、三星、迪士尼、蘋果、IBM和美國軍方在內的數百個**都受到了影響。56、互聯網檔案館遭遇***攻擊,3100萬用戶數據被泄露科技媒體arstechnica(10月10日)發文,報道稱互聯網檔案館網站***攻擊,導致大約3100萬用戶數據被泄露。57、美國驚曝超大規模信息泄露事件!超1億人受到影響近日,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起大規模數據泄露事件,超1億美國公民的個人信息遭到泄露。Cybernews發現了這一漏洞,并稱泄露事件的起因源于背景調查公司MC2Data的一個配置錯誤的數據庫,據稱該數據庫中有。58、美國**律所奧睿因泄露用戶個人信息賠償超5700萬元因泄露用戶個人信息,美國**律所奧睿賠償超5700萬元,其中人均**高賠償現金,該律所還承諾部署持續漏洞掃描、EDR、MDR等數據安全整改措施。59、美國零售商泄露5700萬用戶數據據BleepingComputer消息,美國數據泄露查詢網站HaveIBeenPwned(HIBP)通告了一起涉及5700萬HotTopic用戶的數據泄露事件。60、亞馬遜確認員工數據因第三方供應商網絡安全**泄露11月12日消息。 人工智能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技術、倫理、社會及安全層面的多重風險。上海個人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企業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實體安全:保護計算機設備、設施(含網絡)以及其他媒體免遭地震、水災、火災、有害氣體和其他環境事故破壞的措施和過程。實際上,實體安全是指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和媒體安全。運行安全:為了保障系統功能的安全實現,提供的一套安全措施來保護信息處理過程的安全。為了保障系統功能的安全,可以采取風險分析、審計跟蹤、備份與恢復、應急處理等措施。信息資產安全:防止信息資產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權泄露、更改、破壞或使信息被非法的系統辨識、控制,即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控性。信息資產包括文件、數據等。信息資產安全包括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網絡安全、病毒防護、訪問控制、加密、鑒別等。人員安全:主要是指信息系統使用人員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安全技能等。人員的安全意識是與其所掌握的安全技能有關,而安全技能又與其所接受安全技能培訓有關。北京信息安全分類專注于人工智能安全和倫理管理的國際標準ISO42001:2023提供了明確指引。
信息安全內控度量正是要解決這種問題,通過大量可量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對信息安全管理情況進行量化的分析和評價。安全度量的必要性度量和審計的差異與關聯比較項審計度量發起方內部/外部內部關注重點合規性包括但不限于合規性活動持續時間階段周期/持續評價方式定性為主定量為主產出物審計報告安全管理績效3.實施方法論和依據信息安全內控度量體系理論支持任何體系的構建都需要相應的標準及理論支持,信息安全度量作為評價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不例外,國際上已經有了一些較為成熟的體系及標準為度量體系的建設提供支持,Cobit和ISO27004就是較為典型的兩個。作為IT治理框架,Cobit提供了一個IT管理框架以及配套的支撐工具集,這些都是為了幫助管理者通過IT過程管理IT資源實現IT目標滿足業務需求。Cobit建立了一個包含7個業務需求、20個業務目標、28個IT目標、34個IT過程、100多個控制管理目標的IT管理框架,通過控制度、度量、標準三個緯度來度量IT過程能力。ISO27004作為ISO27000系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信息安全度量目標、度量項、度量過程、度量值乃至度量實施都給出了指引。
《銀行保險機構數據安全管理辦法》旨在規范銀行業保險業數據處理活動,保障數據安全、金融安全,促進數據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該辦法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建立與本機構業務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構建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和應用場景的安全保護機制,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監測與處置,保障數據開發利用活動安全穩健開展。
隨著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銀行機構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源。然而,這些數據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一方面,數據規模龐大、業務系統復雜,使得數據的安全保護、流轉控制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數據安全合規管理成本高,人員安全意識不均衡,數據分級分類和重要數據目錄的建設存在難點。此外,近年來金融機構數據安全事件頻發,監管機構對數據安全的要求和處罰力度也越來越嚴格。 信息調研階段是深入了解企業數據安全現狀的關鍵環節。
信息安全|關注安言2024年,數據安全領域遭遇了一系列嚴峻挑戰,從**到國內均發生了多起重大數據泄露事件。墨西哥ERP軟件商ClickBalance、美國電信巨頭AT&T、迪士尼、票務巨頭Ticketmaster等**企業和機構均未能幸免,數據泄露規模之大、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涉及敏感信息如用戶全名、地址、電話、銀行賬號乃至通話和短信記錄等。甚至在今年,網絡安全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數據泄露之母”,其被視為迄今為止**大的泄露數據庫,即12TB、260億條數據記錄已被泄漏。此外,在國內,**中文大學數據泄露、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以及某辦公軟件漏洞等事件也頻發,進一步凸顯了數據安全的緊迫性。這些事件無一不在警示我們,數據安全絕非**關乎企業的聲譽和利益得失,它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緊密地將個人隱私和公共安全交織在一起,一旦出現漏洞,將會引發連鎖反應,造成難以估量的嚴重后果。數據泄漏是數據安全事件的主要類型通過對諸多實際案例的剖析可知,數據泄露在各類數據安全事件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其發生的數量遠超其他類型的數據安全事件。據Verizon發布的《2024年數據泄露調查報告》顯示,在2024年所分析的30,458起安全事件中,有10,626起確認為數據泄露事件。 編制評估報告,系統總結評估過程和發現的問題。廣州銀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如何滿足當前及未來的人工智能合規要求,成為所有企業和組織必須深入思考的課題。上海個人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第二起是企業系統存在漏洞,致使個人信息泄露。上海市網信辦通報,某醫療科技公司所屬系統存在網絡安全漏洞,致使系統大量個人信息數據發生泄漏被境外IP訪問竊取。經調查核實,該公司的系統未采取有效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存在未授權訪問漏洞,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網絡日志留存不足6個月,造成數據泄漏被竊取,違反了《數據安全法》第二十七條規定。針對以上違法情況,上海市網信辦依據《數據安全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對該醫療科技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通過這兩起案例可以看出,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承擔起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責任。特別是企業,作為數據處理的關鍵一環,企業必須確保個人信息在收集、存儲、使用、傳輸等各個環節中的安全。否則一旦發生個人信息的安全事件,企業及相關個人可能將面臨法律的制裁。二、優化數據處理流程的實踐01明確數據收集目的與范圍企業應明確數據收集的目的和范圍,遵循“**小必要原則”,只收集實現業務功能所必需的個人信息。同時,應通過隱私政策等方式,向個人信息主體清晰告知數據收集的目的、方式、范圍及保護措施,確保信息主體的知情權。02加強數據加密與存儲安全在數據存儲環節。 上海個人信息安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