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指示劑選型(根據不同的滅菌方式和滅菌條件選擇適合的生物指示劑) 在滅菌驗證中,選擇合適的生物指示劑(BI)是確保滅菌效果的關鍵步驟。以下是生物指示劑選型的詳細指南,包括微生物選擇、結構類型選擇、關鍵參數考量等方面的內容: 1. 根據滅菌方式選擇指示微生物 不同的滅菌方式需要選擇不同耐受性的指示微生物 2. 根據滅菌對象的物理狀態選擇結構類型 液體滅菌:如培養基、注射劑等液體滅菌時,建議選擇懸液式生物指示劑,可模擬液體內部的滅菌狀態。 固體滅菌:如織物、敷料等固體材料滅菌時,建議選擇片式或自含式生物指示劑。 3. 根據滅菌程序的關鍵參數選擇 物理F0值(FPhy):需知曉滅菌程序的物理F0值,選擇生物指示劑的生物F0值(FBio)應與之匹配。例如,若滅菌程序的FPhy值為13min,可選擇FBio值在13.1~16.7min之間的生物指示劑。 D值:D值表示在特定條件下殺滅90%微生物所需的時間。不同滅菌方式對D值有不同的要求,如常壓過氧化氫生物指示劑的D值應≥1.5分鐘,真空過氧化氫生物指示劑需≥1.8分鐘。生物指示劑培養基蒸發影響結果?專利防蒸發結構,損耗率≤10%行業低!TAILIN 生物指示劑假陽性率
監控液體滅菌效果時,為什么要將懸液式濕熱滅菌生物指示劑放入液體中呢? 液體滅菌,自然是想了解液體內部的滅菌情況啦。我們將溫度探頭分別放在水中、培養基中、和滅菌器中,得到了如下溫度趨勢信息:當滅菌器溫度達到設定值時(以121℃為例),滅菌器開始滅菌計時,此時被滅菌的培養基溫度只有109℃。因此,在進行物理驗證時需要將溫度傳感器放置在被滅菌液體中,同理,生物指示劑也要置于液體內部進行監測,才能反應液體的真實滅菌情況。液體用生物指示劑載體第三方檢測費錢費時?滅菌驗證套裝年省10萬+。
為什么要使用生物指示劑 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性 醫療領域:在醫療器械和藥品的生產過程中,滅菌效果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使用生物指示劑可以確保滅菌過程的有效性,從而保證醫療器械和藥品的無菌性,降低感染風險。 食品行業:在食品加工和包裝過程中,滅菌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延長保質期的重要環節。生物指示劑能夠驗證滅菌過程的可靠性,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質量。 工業生產:在一些工業生產過程中,如生物制品、疫苗等的生產,滅菌效果的驗證同樣至關重要。生物指示劑的使用可以確保生產環境和產品的無菌性,保障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和產品質量。 5. 提供可追溯性 記錄和追溯:生物指示劑的檢測結果可以作為滅菌過程的記錄,便于追溯和管理。在發生問題時,可以通過這些記錄查找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這種可追溯性對于質量管理體系(如ISO 9001、ISO 13485等)的實施和認證也具有重要意義。
生物指示劑用于滅菌設備的性能確認,特定物品的滅菌工藝開發、建立,生產過程滅菌效果的監控,也可用作隔離系統和潔凈室除菌效果的驗證評估等。 干熱滅菌生物指示劑用于150°C~180°C干熱滅菌工藝的驗證及干熱滅菌效果的監控,廣泛應用于制藥企業、科研機構等行業。 泰林干熱滅菌生物指示劑 + 選用高強度安瓿瓶/管,不易破損 + 可耐受高溫滅菌的載體 中國藥典2020版9207《滅菌用生物指示劑指導原則》指出在滅菌程序的驗證中,生物指示劑的被殺滅程度,是評價一個滅菌程序有效性最直觀的指標,生物指示劑的芽孢率應在90%以上。 需符合ISO11138、GB18281、PDATR51及藥典(USP,EP,Chp)的質量要求,使用的芽孢可以追溯至專業合規的菌種保藏中心檢驗報告包含芽孢濃度,D值等相關數據。低溫等離子滅菌效果打折扣?讓芽孢挑戰說話!
生物指示劑選擇需知曉的參數 在進行滅菌驗證時,恰當選用生物指示劑,對提高驗證效率、保證驗證效率均有重要意義。選擇生物指示劑時,須知曉滅菌方式、滅菌條件與滅菌程序的FPhy值,并根據上述條件考慮生物指示劑的D值、芽孢數量等參數。泰林生物指示劑符合ISO 11138、GB 18281、PDA TR51及藥典(USP,EP,Chp)的質量要求,使用的芽孢可以追溯至專業合規的菌種保藏中心,檢驗報告包含芽孢濃度,D值等相關數據,并提供專業的選型支持服務。您也可以通過咨詢電話,由我們產品專員幫助您進行生物指示劑的選型。泰林生命科學,將持續致力于微生物檢測和控制,為您提供定制的解決方案。滅菌記錄被開不符合項?可追溯電子報告即刻生成。載體式生物指示劑技術原理
環氧乙烷滅菌驗證方案:泰林EP6-600型搭載ATCC9372菌株.TAILIN 生物指示劑假陽性率
生物指示劑質量控制體系:關鍵環節、標準方法與實施策略 生物指示劑的質量控制是確保滅菌驗證結果可靠的重要保障。以下從原材料、生產過程、成品檢測到運輸儲存的全鏈條質量控制體系,結合國際標準與行業實踐,系統闡述關鍵控制點及實施方法。 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 菌種管理 標準菌株溯源:必須使用ATCC或等效保藏中心的菌株(如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ATCC 7953),并提供菌種鑒定報告(16S rRNA測序)。 傳代控制:限定傳代次數(通常≤5代),防止遺傳漂變導致抗力下降。 芽孢制備與純化 芽孢形成率:通過顯微鏡計數(Malassez計數板)確認≥90%為成熟芽孢。 雜質去除:多次離心清洗去除營養細胞碎片(殘留營養細胞需<1%)。 載體與包裝材料驗證 穿透性測試:驗證載體(如紙片、安瓿瓶)對滅菌介質的通透性(如Tyvek?對環氧乙烷的滲透率需≥90%)。 阻菌性:按ISO 11607測試包裝材料的微生物屏障性能。TAILIN 生物指示劑假陽性率